上犹县营前中学师资力量_高中库

高中库

上犹县营前中学师资力量



上犹县营前中学师资力量

长现场办公会议的两个决议,经过多方筹集资金,91年3月14日在校内举行了第一栋教学大楼(西楼)奠基仪式。县政府专门发来了贺电。当年9月第一栋教学楼落成交付使用。接着续建第二栋教学楼(中楼)和教职工家属楼,并分别于第二年5月、6月落成交付使用。94年春季又动工建设学生宿舍楼。营前中学校园规划的蓝图初步得到了实现。
  在校建工作不断落实的同时,教师、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,从92年至94年间,三年迈了三大步。教职工人数由56人增至92人,学生人数由758人增至1004人,班级由12个增至24个。高中从92年起每年招生两个班,到94年底共有6个高中班,在籍高中生192人。
  与此同时,学校根据“努力办好高中、重点办好初中”的指导思想,为办好高中采取了系列措施:从92年起陆续配备了雄厚的师资队伍。在高中任课教师中,大学本科的教师占了90%。为办好高中,98年5月投资了2.5万元购买了CSC-386微机一台和中学校长办公系统,高中各科题库软件一套。并与北京、南昌、赣州及部分省、市建立了高考信息网络,安装了程控电话。为办好高中,94年又投入资金2万多元按“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要求”的原则进行了学校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电教实验室的改造。补充了部分仪器,对学校图书室也进行了充实。在办好高中的同时,学校也没有忽视抓好初中,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,93年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报考率、及格率、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一,受到了全县群众的好评。
  由于办学经验不足,师资水平不齐,1995年恢复普通高中招生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,只有一人考上大学。为改变这种状况,县政府于95年8月把原在上犹中学任教导主任的陈皆跃同志调到营前中学任校长,陈校长采取了全面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,培训教师,提高教师业务水平;每周一练,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。广泛联系各单位、各家长支持营前中学发展等办法,使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。96年考上大专以上12人(其中本科6人),97年考上大专以上23人(其中本科6人),98年考上大专以上25人(其中重点4人,本科14人),三年迈了三大步。
  1998年秋季,县教育局为了改造薄弱初中,经县政府和营前镇政府同意,把营前镇初中并入营前中学。自始营前中学迎来了师生人数和校舍建设的高峰期。在新任校长刘宏涛同志的带领下,克服了资金困难等问题,三年间建设了女生宿舍楼一栋和东教学楼一栋(计2530m2,投资81万元);99年经县统战部联系,从深圳市万丰村引入赞助款30万元,建综合楼一栋(计1080 m2,投资40万元);为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,99年由教职工集资建房一栋(计2050 m2,投资72万元);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,学校投资20多万元添置了电脑教室二间,语音教室一间,同时2000年在创建“文明校园”活动过程中,投资10万多元硬化地面2000 m2,栽种绿化花木1000余棵,修建了生物园和篮球场,办学的硬件条件有了彻底的改变。
  2001年8月起,县政府调罗承芙同志担任我校校长,他继续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添置了多媒体设备,购买了钢琴和生活锅炉;2002年3月在分部动工建综合楼一栋(计1064 m2,投资39万元),改造和新建了许多生活配套设施,校园美化、绿化、硬化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。
  2002年8月,方明同志调入我校担任校长,他在强化思想建设,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意识,开展校本培训、校本教研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校园文化建设和校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办学目标是使营前中学在“县内著名、市内有名、省内知名”,办学宗旨是“让学生成才,让教师发展,让家长放心,让社会满意”。2004年赣州市教育局下发了《关于同意正式设立上犹县西昌高级中学的批复》,学校投资60多万元,对西昌高中新校区进行改造和美化。2005年又引入外资200万元建设高中教学大楼和综合服务大楼,真正实现了高中部和初中部分离和高中部的“三独立”。至此,我校高中部和初中部都进入了和谐、稳定、持续的发展时期。
  “宝剑锋自砥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营前中学历经了励精图治的少年时期,大劫大难的文革时期,拨乱反正的青年时期,科教兴国的壮年时期。从2005年起它将进入辉煌的发展时期。现在她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雄厚的师资队伍,丰富的办学经验,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办学传统,相信她在上级党委、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,在广大人民群众、历届校友的支持下,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下,营前中学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。

安远县第二中学 安远县实验学校 安远县第一中学 +全部